ADCBEGHFDCBGEAOF正方形1.以下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A.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B.四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正方形四边中点的连线围成的四边形(最准确的说法)一定是()A.矩形B.菱形C.正方形D.平行四边形3.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H分别是AB、BC、CD的中点,CE、DF交于G,连接AG、HG.以下结论:①CE⊥DF;②AG=AD;③∠CHG=∠DAG;④H...
2.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册次:下学校:教师:课题图形与几何课型复习课方案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复习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和图形的运动三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力求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根底上系统整理、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承前启后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和图形的运动→复习稳固→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理清脉络。2.能够准确识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
数学时分秒练习题班级姓名一、填空。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2、钟面上有()个大格,每一大格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分针走一大格是()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秒。3、分针从3走到5走了()分钟,走到8走了()分钟。4、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叫()针,秒针走1圈是()秒。5、1时=()分1分=()秒1时20分=()分80分=()时()分2分15秒=...
8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2.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4.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研究欲望,形成...
第10讲轴对称知识点梳理:1、关于“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认识⑴轴对称图形:如果_____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局部能够________,那么这个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_。⑵轴对称:对于____个图形,如果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________,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__________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义: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8.数学百花园一、单选题1.根据图形的变化规律,“?”处的图形应是()A.B.C.2.如图,○、△、□各表示一个两位数中的其中一个数字,观察下面图与数的关系,第4图形表示的两位数是()A.54B.43C.343.如图,从A到B共有()种不同的路线?(只能向右或向下)A.10B.11C.124.学校开展体育比赛活动,六年级8个班进行足球比赛,体育老师把他们平均分成2个小组进行小组单循的比赛.(1)每个班在小组内赛()场A....
第一单元四那么运算单元教学总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减法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有关0的运算;含有括号的四那么混合运算及解决问题。四那么运算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是整数四那么运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加减法、乘除法计算的稳固和扩展,又是对整数四那么运算的归纳和总结,对开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
练习三(1)1.算一算。5×9+6=3×7+9=8×8+7=6×7+8=4×7+5=9×3+4=2.用竖式计算。53×7=8×52=74×5=6×253=68×9=3×295=8×362=455×6=3.填一填。4.(重点题)小红和小美各打了多少个字?5.(难点题)观光华美农场。买3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一共要多少元?6.喝了38瓶,还剩多少瓶?练习三(1)1.5130715033312.371416370151861288528962730(竖式计算略)3.64011402690;172169219724.小红:98×6=588(个)小美:116×5=580(个)5.18×3+8=62(元)6.24×4-38=58(瓶)1/1
第22讲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第一局部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实际问题的函数解析式〔1〕定义型〔2〕点斜型〔3〕两点型〔4〕图像型〔5〕斜截型〔6〕平移型〔7〕实际应用型〔8〕面积型〔9〕比例型〔10〕对称型知识归纳:假设直线与直线关于〔1〕x轴对称,那么直线l的解析式为〔2〕y轴对称,那么直线l的解析式为〔3〕直线y=x对称,那么直线l的解析式为〔4〕直线对称,那么直线l的解析式为〔5〕原点对称,那么直线l的解析式为知识点二:一次函...
第十四课时因式分解〔复习课〕一.提公因式法1.提取公因式探讨:例.14abx-8ab2x+2ax=________.练习:把以下各式分解因式:〔1〕4a2b−6ab2+2ab〔2〕6〔a–b〕2–12〔a–b〕〔3〕x(x+y)2–x(x+y)(x–y)〔4〕a〔x-y〕-b〔y-x〕+c〔x-y〕;(5)5〔m-n〕2+2〔n-m〕3.(6)x4–3x2+x2.运用公式法:公式:a2–b2=〔a+b〕〔a–b〕a2–2ab+b2=〔a–b〕2a2+2ab+b2=〔a+b〕2探讨: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的特点〔1〕在提取公...
第11讲等腰三角形知识点梳理:〔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腰、底边、顶角、底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这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本册总复习的内容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期具体目标的要求,按“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这两个学习领域进行编排,并以习题的形式呈现。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整理本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第二部分是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体会。第三部分是巩固练习,目的是使复习的知识,在具体练习中得到应用、巩固和深化,有利...
一次函数的应用1.某中学组织初一初二学生举行“四城同创〞宣传活动,从学校坐车出发,先上坡到达A地后,宣传8分钟;然后下坡到B地宣传8分钟返回,行程情况如图.假设返回时,上、下坡速度仍保持不变,在A地仍要宣传8分钟,那么他们从B地返回学校用的时间是〔〕A.45.2分钟B.48分钟C.46分钟D.33分钟2.小静准备到甲或乙商场购置一些商品,两商场同种商品的标价相同,而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置满一定数额元后,再购置的...
第1-2单元学校:年级:三年级一、根底局部〔57%〕我会算。相信你只要仔细一定行!1、直接写得数。(20%)60×7=30×5=21×4=6×0+70=29×0=5×22=3×16=2×8+4=81÷9=50×3=15×9=8×5+7=82×4=7×40=64÷8=38-19=91×2=20×8=30×6=45+37=2、用竖式计算。(9%)2×14=42×7=89×5=3、我会填。(28%)只要认真读,一定能填对。①%2%2千克比1500克多〔〕克、比3千克少〔〕千克。Ⅱ②2千克=〔〕克3000克=〔〕千克3吨=〔〕千克5000千克=〔...
教案教师年级八年级科目数学时间10月18日课题13.3等腰三角形课型新授主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运用其进行证明与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激发学生好奇心。重点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点经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能初步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教法探究法教具三角板过程...
13.1轴对称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以下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A落在CD边上的点A′处,点B落在点B′处,假设∠2=40∘,那么图中∠1的度数为¿¿A.115∘B.120∘C.130∘D.140∘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AD=3,动点P满足S△PAB=13S矩形ABCD,那么点P到A、B两点距离之和PA+PB的最小值为¿¿A.❑√29B.❑√34C.5❑√2D.❑√414.把一个正方形纸片折叠三次后沿虚线剪断①②两局部,那么...
小熊购物(2)1.结合情景说一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连一连。2.计算下面各题。60-4×96×8-2084-4×58×9-4325-3×645+6×53.看图列式,并算一算。(1)(2)4.小强有20元钱,买4瓶果汁应找回多少元?5.(能力提升题)摆小棒。(1)要摆6个正方形,还差几根小棒?(2)要摆6个三角形,还剩几根小棒?6.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使算式成立,你能写出几种?试一试。5○□○□=125○□○□=125○□○□=12小熊购物(2)1.略2.60-4×9=60-36=246×8-20=48...
年级八科目数学任课教师授课时间9.20课题12.1全等三角形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一、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二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的开篇,是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根底,也是进一步学习其它图形的根底之一。本章是在学过了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以及三角形的有关...
全等三角形【考点总汇】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1.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的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上的高,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2.判定定理〔1〕三边分别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边边边〞或“〞〕。〔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边角边〞或“〞〕。〔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角边角〞或“〞〕。〔4〕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的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