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p1----P13一、认数一年级第一单元单元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会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五个五个地数数;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百以内各个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会口算整十数加、减...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质量调研试卷【老师的话】:同学们,开学以来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认数”、“千克和克”等有关知识,今天老师为你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相信自己只要认真答题,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惊喜的!对吗?一、用心思考,准能填好。(第7题1分,第8题3分,其余每题2分,计24分)1、21的3倍是();34里面最多有()个7。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数学书约重300();一只鸡蛋重55();一头猪重3();芳...
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上)教材分析教材编委、本册执笔陈祥彬第一部分教材总体说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上)内容一览表领域单元小节课时数与代数一、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二、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读写;用万和亿作单位;数字编码整理与复习。三、多位数的加减法口算和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加减法的关系;加法运算律;整理与复习。五、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和估算;笔算...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专题(八)构造“三线合一”巧解题(选用)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只要知道其中“一线”,就可以说明是其他“两线”.运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或垂直关系,可减少证全等的次数,简化解题过程.方法技巧一:有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时,常作这底边上的中线,构造“三线合一”图形.1.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E,F分别...
y=axy=ax22y=a(x+h)y=a(x+h)22y=axy=ax22+k+ky=axy=ax22k>0k<0上移下移左加右减说出平移方式,并指出其顶点与对称轴。y=a(x+h)2+k的图象和性质例3.画出函数的图像.指出它的开口方向、顶点与对称轴、1)12(12xyx-4-3-2-1012解:先列表1)1(212xy再描点后连线.-5.5-3-1.5-1-1.5-3-5.512345x-1-2-3-4-5-6-7-8-91y-4-3-2-1o-5-10直线x=-11)12(12xy210-1-2-3-4x解:先列表1)1(212xy再描点、连线-5.5-3-...
§§3.1.13.1.1两直线的平行与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垂直的判定)(:),(),,(211212222111xxxxyykyPxyxP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经过两点复习回顾复习回顾k=tanα(α≠90°)1.倾斜角2.斜率:11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平行.l1l221xOy结论1: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其斜率分别为k1、k2,则有:l1∥l2k1=k2.两直线的倾斜角都为两直线的倾斜角都为90°90°互相平行互相平行问题:两条直线平行,斜率一定相等吗?特殊情...
小学数学辅导网http://www.shuxuefudao.net/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42分)1.在○里填上“>”、“<”或=。○○○○2.把下面的分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和(),和()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15÷21=()÷42===4.写出各数的因数以及它们的公因数。16的因数有();24的因数有();16与24的公因数有()。(16,24)=[16,24]=5.按要求写出两个数,使它们组成互素数。1)两个都是素数:()和();2)两个都是合数...
模拟试卷5一、填空题:1.一个学生用计算器算题,在最后一步应除以10,错误的乘以10了,因此得出的错误答数500,正确答案应是______.2.把0,1,2,,9十个数字填入下面的小方格中,使三个算式都成立:□+□=□□-□=□□×□=□□3.两个两位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96,这两个自然数的和是______.4.一本数学辞典售价a元,利润是成本的20%,如果把利润提高到30%,那么应提高售价______元.5.图中有___...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2课时 用“SAS”证三角形全等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专题(十二)乘法公式的灵活运用类型一:变形乘法公式计算求值1.计算:(1)(x+3y)(x2+9y2)(x-3y);解:x4-81y4(2)(4x-2y)2(4x+2y)2;解:256x4-128x2y2+16y4(3)(x+y-5)(x-y+5);解:x2-y2+10y-25(4)(y2+y-4)(y2-y-4).解:y4-9y2+162.先化简,再求值:(1)(a-b)2+b(a-b),其中a=2,b=-12;(2)(3x+2)(3x-2)-5x(x-1)-(2x-1)2,其中x=-19.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2.3.1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y=2(x-3)2+5的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当x=时,y的最值是.2.二次函数y=-3(x+4)2-1的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当x=时,函数有最___值,是.3.二次函数y=2x2-8x+9的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当x=时,函数有最_______值,是.x=3(3,5)3小5x=-4(-4,-1)-4大-1x=2(2,1)2大11.掌握图形面积问题中的相等关系的寻找方法,并会应用函数关系式求图形面积的最值;2.会应用二次函数的性...
各位同学,请认真解答,努力取得好成绩!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九单元测试卷成绩_____________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22分)1、从右图的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是。2、25%读作(),百分之一百二十点二写作()。3、“花生的出油率是40%”,40%表示()占()的40%。4、把下面数字卡片打乱顺序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⑴摸到2的可能性是,摸到4的...
第4课时绝对值三角不等式•若点O为数轴的原点,A,B为数轴上的任意两点,则一定有|AB|=|AO|+|OB|吗?如果原点O的坐标为0,而A,B两点在数轴上的坐标分别为a,b,那么一定有|a+b|=|a|+|b|吗?•预学1:定理1•如果a,b是实数,那么|a+b|≤|a|+|b|,当且仅当ab≥0时,等号成立.•议一议:说出不等式|a|-|b|≤|a+b|等号成立的条件.•【解析】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0且|a|≥|b|.•预学2:定理2•如果a,b,c是实数,那么|a-c|≤...
备课修改栏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大数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3、在认数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
高沟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六年级上册数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课型新授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0-11页的例1、例2,“练一练”及练习三1-5题。备课人:高数组主备人:刘审阅人:教学要求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长方...
第4章数据分析4.1加权平均数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2000元经理应聘者这个公司员工收入到底怎样?招工启事因我公司扩大规模,现需招若干名员工。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2000元。有意者于2015年4月28日到我处面试。辉煌公司人事部2015年3月18日(6000+4000+1700+1300+1200+1100+1100+1100+500)/9=2000元60004000170013001200110011001100500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
六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一、填空1、填入合适的单位名称:一个铅笔盒的体积约有200();一瓶醋的体积约0.5();一辆卡车的油箱容积约160();一艘货轮的货仓容积约300()。2、()是24的;的是();()比18的3倍少6;24比()的2倍多4;36吨的()是24吨;()米比米多米;3、鸡有χ只,鸭的只数是鸡的,鸭有()只,比鸡少()只。4、一台插秧机χ小时可插秧10公顷,这台插秧机平均每公顷要()...
一点通教学网www.1ydt.com免费配全套教学视频动画沪科版七下数学学案课题:6.1平方根、立方根(1)第一课时平方根学习目标: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2.了解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学习重点: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能熟练地用平方根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学习难点:平方根的意义。一、学前准备【旧知回顾】1.填表:111213141516171819202.填空:(-3)2=;(-...
苏华世七年级数学教学体系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7.3图形的平移7.4认识三角形第八章幂的运算8.1同底数幂的乘法8.2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8.3同底数幂的除法第九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9.1单项式乘单项式9.2单项式乘多项式9.3多项式乘多项式9.4乘法公式9.5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再认识)9.6乘法公式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二)二元一次方程组10.1二元一次方程10.2二元一次方程组10.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0.4用方程组解决问题5.1...
2000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试卷第一试(4月2日上午8:30----9:30)一、选择题(本题满分42分,每小题7分)1、计算的值是()。(A)1;(B);(C);(D)5。2、若,则的值是()。(A);(B);(C)5;(D)6。3、设是不相等的任意正数,又,则这两个数一定()。(A)都不大于2;(B)都不小于2;(C)至少有1个大于2;(D)至少有1个小于2。4、正整数小于100,并满足等式,其中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这样的正整数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