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五篇(二)

第1页共8页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五篇灾难发生之时,是否有安全的城市避难通道连接到城市广场、公园等安全避难区域;灾难发生之后,人们栖居的建筑被毁坏,城市开放空间(广场、公园等)是否能提供足够的空间容纳无家可归的群众,同时有相关场地可以用于临时医疗救助;城市开放空间自身是否足够安全。城市绿地景观的防灾避难功能在设计中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规范中也没有明确涉及这个区域,在此提出来希望景观行业的同仁共同思考。相信此次事件之后,相应的规范会逐步健全。在之前的规范里也不是没有提及,但相对笼统,不够重视。更多的防灾措施经常与消防混在一起处理。其实在景观设计中,我们能做到的还很少。我在设计中,如果条件具备,都会考虑留有应急通道(不同于单一的消防通道)和应急空间——可悲的是这是我自己起的名字。因为我找不到规范的名称。所考虑的就是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可以方便疏导人群和必要到达(这也是我自己定的名称——本意是消防、医护、治安人员可以方便到达)。可惜的是,大部分设计条件在建筑规划环节就已经卡死,具备这一条件的情况只占少数(一般也只有广场类的项目才有机会)。我们的大广场大草坪终于发挥作用了。无论之前的城市化妆之风,还是之后很多人的一味反对。更多的应该从科学(防灾)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开圹城市绿地的价值和配置的方法。还有现在逐渐兴起的在城市空间中本来没有活水穿过的区域设计湿地公园的做法,让我也有类似忧虑,其一,水景蜿蜒曲折占据了大量可用的开放空间;其二,如果水景是死水,全由电力驱动其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第2页共8页循环自净,自来水补给,那一旦灾难爆发停水停电,整个水体就是一滩死水,加上受伤治疗或避难群众的高密度聚集,这滩死水将会迅速成为蚊虫疟疾滋生的温床,势必导致更可怕的灾后瘟疫。同时,现在很多城市公园设计中为了使景观空间看上去更加丰富漂亮,不惜成本挖深坑、堆陡坡、筑高墙、立大柱,使本来作为城市避难功能的空间自身也变得危险起来。(我先反思,我之前也做过这种事,原来更多的考虑效果、空间的丰富等等,现在回想起来之前设计过的公园如果遭遇地震是否足够安全,不禁一身冷汗,现在只能祈祷那里不要地震。阿弥陀佛……)建筑现在是有明确的抗震要求的,但景观却一直没有任何规范和指标,很多景观上的结构都是凭经验配上去的,认为只要不倒就ok了,整体规划设计上也没有根据城市...

1、培基文库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3. 培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4.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档标题下面举报,也可以联系客服投诉QQ:188878628

Q、文档下载后会有水印吗?

A、文档预览未下载之前背景显示网站的名字“培基文库”,下载之后不带有任何关于培基文库名称、网址等网站本身信息水印。

Q、我下载的文件找不到了?

A、Windows电脑快捷键“Ctrl+j”,苹果(Mac)电脑按(“⌘+j”),(几乎适用所有的浏览器)

用户13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