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第五讲[共13页][共13页]

《大乘百法明门论》主讲:学诚法师2009-05-19●《大乘百法明门论》讲座系列(第五讲)【原文】:“一切法者,略有五种。”此总标诸法也。称理言之,实有无量,以众生性欲无量。是以瑜伽始五识身,历至法界六百六十等法,今言五位百法,岂非要略乎?故云略有五种。自此至真如无为,总答初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心法者,总有六义:一、集起名心,唯属第八,集诸种子起现行故。二、积集名心,属前七转识,能熏积集诸法种故;或集起属前七转现行,共集熏起种故;或积集名心属于第八含藏,积集诸法种故。三、缘虑名心,俱能缘虑自分境故。四、或名为识,了别义故。五、或名为意,等无间故。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斯皆心分也。甲一、经文释义乙一、“一切法者,略有五种”。这两句是世亲菩萨《百法明门论》里面的,宇宙万法,一切法,概略说,有五种。“此总标诸法也”,诸法把它总的概括起来有五种。“称理言之,实有无量”,如果从道理上面来说,有无量无边的诸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法?“以众生性欲无量”,因为众生的根机、好乐心无量无边,所以就有无量无边的法。【喻】吃菜,有中餐、西餐;中餐又分各种菜系,有不同的口味,但实际来说都是菜。佛法也是一样的,法的本性、本相是一味的,但相上是无量无边的。【造论缘起】这么多法相,我们学不过来,怎么办呢?分成五种。部派佛教时期,众说纷纭,对佛法理解很多,不能统摄,于是世亲菩萨造本论将之概括起来。在当时注重论辩的环境下,谈得越多越离谱,离佛法越远,所以本论简明扼要。【造论目的】造这个论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达无我,也就是为了修行。从一个法相到一个法相,从一个法类到一个法类,来诠释其无我性。【万法无我】不是只有最后到了六个无为法才是无我的,前面九十四法,每一个法都是无我,都是相,它的圆成实性、自性上面来讲都是无我、无为法。前面都是有为法,生灭法,那无为法才是不生灭法。【初识百法】“是以瑜伽始五识身,历至法界六百六十等法”,《瑜伽师地论》从“五识身”(“五识”)一直到“法界”,一共是六百六十个法。“今言五位百法,岂非要略乎?”一百个法对比六百六十法来,六百六十法来讲,难道不是要略吗?“故云略有五种。自此至真如无为,总答初问。”刚开始问“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这里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何等一切法”。“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

1、培基文库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3. 培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4.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档标题下面举报,也可以联系客服投诉QQ:188878628

Q、文档下载后会有水印吗?

A、文档预览未下载之前背景显示网站的名字“培基文库”,下载之后不带有任何关于培基文库名称、网址等网站本身信息水印。

Q、我下载的文件找不到了?

A、Windows电脑快捷键“Ctrl+j”,苹果(Mac)电脑按(“⌘+j”),(几乎适用所有的浏览器)

哈哈哈我下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大家光临,各种实用文档供大家筛选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