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知识概述[共49页]

煎药知识概述煎药知识概述主要内容煎药法的产生和理论简介现代规范化煎药传统煎服法煎药法的产生和理论简介•煎药法的产生•煎药法的理论简介煎药知识概述煎药法的产生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本名伊挚,夏末商初人。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煎药法的产生“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针灸甲乙经﹒序》~汤剂古称汤液,是将药物饮片加水等液体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煎药法的产生“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之为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十之数。”—《吕氏春秋﹒本味》煎药法的产生陶鼎煎药法的理论简介•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认识到运用多样的煎煮方法、多种溶媒、与药引在煎煮中增强药效、提高用药安全。•认识煎煮火候、到加水量、煎煮器皿对药效及用药安全的影响。煎药法的理论简介“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內诸药,煮取三升,去滓。”——《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方“凡煮汤,欲微火令小沸。其水数依方多少,大略二十两药,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此为准。然则利汤欲生,少水而多取;补汤欲熟,多水而少取。好祥视之,不得令水多少。”——《本草经集注》煎药法的理论简介•唐代到明清,总结了较多的煎煮时间、煎煮火候影响药效及用药安全的理论,并提出煎煮器皿的选择。“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如剂多水少,则药不出,剂少水多,又煎耗药力也。”“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本草纲目》煎药法的理论简介“煎药之法,最易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故方药虽中病,而煎法失度,其药必无效。”—清˙徐灵胎煎药法的理论简介煎煮的作用1.改变药性,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2.控制药物不同功效的发挥3.掌控药物的作用趋向,达到上下表里定位分明,敛散补泻规矩井然的效果4.使方剂功效最优化传统煎服法•传统煎药法•服药法煎药知识概述传统煎药法1.煎药器具2.煎药溶媒3.药物浸泡4.煎药火候、煎药时间5.煎药次数、煎取药液量6.特殊煎药法传统煎药法煎药器具•砂锅•陶瓷锅•玻璃器皿•搪瓷锅•不锈钢锅选用要点:化学性质稳定,导热性好传统煎药法煎药器具忌用:铁、铝、铜、银等金属材质的器皿原因:化学性...

1、培基文库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3. 培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4.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档标题下面举报,也可以联系客服投诉QQ:188878628

Q、文档下载后会有水印吗?

A、文档预览未下载之前背景显示网站的名字“培基文库”,下载之后不带有任何关于培基文库名称、网址等网站本身信息水印。

Q、我下载的文件找不到了?

A、Windows电脑快捷键“Ctrl+j”,苹果(Mac)电脑按(“⌘+j”),(几乎适用所有的浏览器)

哈哈哈我下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大家光临,各种实用文档供大家筛选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