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如何让垃圾分类更轻松

物联网如何让垃圾分类更轻松?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到2020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全国29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也开始全面部署生活垃圾分类。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年市场将释放出200亿元到300亿元产能,10年内,产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到3000亿元。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也逐渐迈入垃圾分类时代。一线城市作为我国各方面领先的代表者,已相继强制立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垃圾分类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以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为引领的新科技或将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垃圾分类的痛点垃圾分类看似举手之劳,但实际操作难度却很大:看起来特别干的饼干是湿垃圾,湿了的猫砂却是干垃圾;小龙虾壳是湿垃圾,螃蟹壳竟然又是干垃圾。自从开始推进垃圾分类,上海人民每天都要经受老阿姨的灵魂拷问:“侬是什么垃圾?”第一,中国的垃圾分类界定不严格,缺乏法定标准及规范。除了专业人士,目前我们基本上只能凭生活经验来区分垃圾的类别。从目前的垃圾简单分类方法来看,仅仅常用生活垃圾就已经分为六大类八小类,扔垃圾也成为一种技术活。第二,垃圾分类完之后一般会被送到垃圾中转站,压缩打包后再送往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站和垃圾发电厂等垃圾处理场所,但是仍存在热值较低、垃圾发电的效应不高等问题。第三,尽管依靠垃圾桶的设计及宣传、一线城市立法强制执行等举措可以解决一部分垃圾回收的问题,但仅靠市民自发分类似乎难以保证良率。第四,由此可见,垃圾分类之路任重道远。那么,可否用科技手段,尤其是物联网技术助力垃圾分类的实现呢?答案是肯定的。物联网助力解决垃圾分类难题当前,物联网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正如火如荼,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联网也逐渐被应用于环境保护、能源管理等领域。早在去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柯希平就曾在会上提交提案,他建议,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解决垃圾分类。一是实施智能收集。在各居民区设置智能垃圾收集系统:居民垃圾袋由政府统一印制识别码,作为追溯识别使用。居民将垃圾按照标准分类好以后扫码放入智能垃圾桶。对垃圾收集现场进行智能监控,识别居民是否将垃圾放入指定位置。垃圾桶内安装重量传感器,在居民放入垃圾袋后系统自动称重,称重数据利用物联网自动上传到智慧平台存入相关住户档案。二是实现智能检测。为了监督居民是否按照标准进行分类,在各区的清...

1、培基文库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3. 培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4.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档标题下面举报,也可以联系客服投诉QQ:188878628

Q、文档下载后会有水印吗?

A、文档预览未下载之前背景显示网站的名字“培基文库”,下载之后不带有任何关于培基文库名称、网址等网站本身信息水印。

Q、我下载的文件找不到了?

A、Windows电脑快捷键“Ctrl+j”,苹果(Mac)电脑按(“⌘+j”),(几乎适用所有的浏览器)

文档小铺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