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数学。(教材第78~79页)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2.经历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的过程,体会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3.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重点:经历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的过程,体会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难点: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课件。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时间与数学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时间与数学”...
BADC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那么此菱形的边长是()A.10B.8C.6D.52.菱形的对角线不一定具备的性质是()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垂直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平分内角3.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长为3cm,∠ABC=60°,那么菱形ABCD的周长为()A.6cmB.12cmC.12cmD.24cm4.如图,在菱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AC=8,BD=6,那么菱形的边长AB等于()A.10B.√7C.6D.55.菱形的周长为40cm,一条对角线长为...
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命题正确的选项是〔〕A.经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经过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C.平行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D.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2.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异面直线AB,A1D1所成的角等于()A.30°B.45°C.60°D.90°3.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果直角三...
2019-2019学年上学期三年级期中检测卷班级:姓名: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第七题总分得分一、填一填。(14分)1.分针走1小格是()分,这时秒针走()小格。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小格。2.小强7:10上学,他在路上用了20分钟,他到学校的时间是()。3.估算199+45时,可以把199看作(),加上45后估算结果是()。4.笼子里有白兔3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4倍,黑兔有()只。5.有2个,的个数是()个2,的个...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5.角度初步认识一、单选题1.锐角都比钝角小:A.√B.×2.组成一个角的两条边是()A.线段B.直线C.射线3.下列各角中,度数最大的是()A.直角B.钝角C.平角4.A.5B.4C.35.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多有几个直角?()A.1个B.2个C.3个6.用一个60倍的放大镜看2°的角,这个角是()A.2°B.60°C.120°7.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º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A.300ºB.30ºC.3000º8.把一个平角平均分...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乘法公式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2.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意义,准确掌握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3.添括号法那么的推导及其应用,利用去括号法那么得到添括号法那么,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二、知识精讲知识点1:平方差公式⑴概念:两数的和与这两个两数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a+b)(a−b)...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课前热身1.假设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那么____________2.假设点A〔〕在直线上,那么b=___________,该直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3.求直线向下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平移后的解析式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4.求直线向上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直线向作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5.直线与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的...
ADBOEFADBOEFBBACDE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知识梳理(1)两边对应相等:(2)一边一角¿¿¿¿(3)两角对应相等:{找夹边(理由:)¿¿¿¿二、例题解析例1:如图,点E在AB上,∠AEC=∠AE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并给与证明。所添条件为,你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三、根底过关1.不一定能推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有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C、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B、有两角和夹边对应相等D...
因式分解【考点总汇】一、因式分解的方法1.提公因式法:am+bm+cm=。2.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a2−b2=;3.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微拨炉:1.当因式分解时,先观察多项式各项是否有公因式,假设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2.假设多项式各项没有公因式或提公因式后,再看项数,假设有两项,考虑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假设有三项,那么考虑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二、因式分解的步骤1.假设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应先,首项是负的,可...
第2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1.2.用竖式计算。48÷4=94÷3=68÷2=488÷4=368÷3=629÷2=3.(易错题)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且把不对的改正过来。改正:改正:4.有448棵树苗,平均栽在2个小区里,每个小区栽多少棵?5.(重点题)姐姐踢的个数是妹妹的几倍?6.李叔叔摘了666个迷你西瓜,每6个装一箱,一共要装多少箱?1/27.一根绳子长96米,剪了2次,平均每段绳子长多少米?第2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克、千克、吨的认识》同步练习一、填空。1、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是()。2、常用的质量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是()、()、()。3、三年级一班40名同学的体重之和大约是1吨,也就是()千克。二、看图填上适当的名称。三、判断。1、6吨棉花比6吨铁轻。()2、1袋大米重5吨。()3、一袋盐重500克,两袋盐重1吨。()4、一个鸭梨重120克。()5、1吨比999千克多1千克。()四、在()里填上适当的数。6000...
PABDC期末综合复习一、精心选一选〔3分/题,共30分〕1、以下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选项是〔〕A.B.C.D.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A.第四象限B.第三象限C.第二象限D.第一象限3、以下各式中,x−13、b2a+1、2x+yπ、−1m−2、12+a、(x−y)2(x+y)2、2−1x、−511分式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4、如图,△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E,AE=3cm,△ADC�的周长为9cm,那么△ABC的周...
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材第11页例题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减法。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点难点】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减法。知道计算时不退位及退位的区别。【教师准备】多媒体。【情境导入】1.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引导学生采用较简捷的方法计...
看一看(二)1.小菲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在正确答案的括号里画“√”。2.下面这三幅图分别是美美从哪个位置看到的?把位置的编号填在括号里。(1)(2)(3)3.(能力提升题)下面的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请连一连。4.(思维挑战题)看一看,想一想。(1)小红看到的是哪幅图?选一选()(2)这幅图是小芳看到的。看一看(二)1.()(√)()2.(1)④(2)①(3)③1/23.4.(1)B(2)①2/2
第5单元综合能力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一填。(共19分)1.第一行: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8倍。第二行摆()个6,一共是()个,两行一共是()个。2.的个数是的()倍。3.的个数是的()倍。的个数是的()倍。4.▲▲▲▲▲▲▲▲▲(1)▲的个数是★的()倍。(2)如果■的个数是▲的6倍,那么■有()个。5.18里面有()个6,18是6的()倍。6.5×6=(),表示()个()相加是();还表示()的()倍是()。7.小红...
三年级数学一对一教案教师:学生:日期:2019-9-16课次:2星期:六时段:10:00-11:30课题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2)学习目标与考点分析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乘数中间或者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间隔问题的解题思路。学情分析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帮助孩子提高运算能力,学会大数计算。学习重点难点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后,前一位的乘积要加上进的几。中间有0,0也要去乘。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每空2分,共28分)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四位是()位,万位在第()位,第二位是()位。2、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6,十位上是3,其它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大约()千。[来源:]3、一个西瓜大约重5(),一袋大米重10(),一包食盐重500()4、从装有3个红球、1个黄球的袋子中摸出1个球,摸出()球的可能性大。5、在○里填上“>”、“<”或“=”。...
千克和克,解决问题的策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材第100~102页的内容。1.通过复习巩固千克和克的进率,能用千克和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通过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投影仪。1.复习千克和克的认识。(1)关于千克和克,你还记得哪些知识?①“千克”和“克”都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②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笔算教材第52~53页的内容。1.在具体学习情境中,巩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有余数除法计算的算理。2.提高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来源:ZXXK]2.具体的书写格式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算理。口算卡,图片。1.口算练习。42÷2=27÷9=64÷2=84÷4=80÷8=36÷3=26÷2=46÷2=36÷4=2.用竖式计算,集体订正。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