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过关检测卷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16分)1.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2.小华背向西南,他的前面是()方;小华面向东北,他的左面是()方,他的右面是()方。3.你能区分物体的运动情况吗?二、火眼金睛辨对错。(每题2分,共8分)1.小强家在学校东面,那么学校在小强家西南面。()2.如下图,猫要追老鼠,朝西北方向跑最近。()3.风车转动10圈后,叶片变小了。()4.如下图,1、2、3...
二次根式单元测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A.B.CD.2.假设,那么〔〕A.>3B.<3C≥3D.≤33.假设<0,那么的结果是〔〕A0B.C或0D.24.哪一组是同类二次根式〔〕AB.CD.5.如果,那么〔〕A≥0B.≥6C0≤≤6D.为一切实数6.以下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为〔〕AB.CD.7.以下各式正确的选项是〔〕AB.CD.8.与相乘以后不含根号的式子是〔〕AB.CD.9.假设1<<2,那么的值为〔〕A.B.CD.210.以下各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
2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项目内容1.描一描下面图形的周长。2.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3.观察教材第86页,完成下列问题。(1)给长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米护栏?方法一:4+4+9+9=()米方法二:4×2+9×2=()米方法三:(4+9)×2=()×()=()米(2)这三种算法中,你觉得哪一种最简单好记呢?说一说你的理由。4.通过预习,我知道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四条边的长度之和。所以长方形的周长=()。5.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种方法,要灵活运用。1...
本单元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包括三位数加三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以及加、减法的验算、估算。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的加、减法计算,也就是说学生基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法则,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的延伸,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1.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
2.分数的简单计算第1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一)【教学内容】教材第96页例1、2题及第97页“做一做”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算理,初体会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2.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兴趣。3.经历和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在动手操作及说理的训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重点难点】1....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答案及解析人教新课标版〔2019秋〕1/6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得分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下面三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是〔〕A、B、90090000C、900090002.要使8○418≈8万,○里不能填〔〕A、5B、3C、2D、13.以下四个数中,最接近9万的是〔〕A、90101B、89989C、89899D、899794.把两个不为0的因数分别扩大3倍,积会扩大〔〕。A.3B.9C.65.被除数乘10,除数〔〕,商不变。A.乘10B.除以10C.不变化6.把平角分成...
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解答题专题练习1.如图,Rt△OAB的直角边OA在x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6,8〕,直线CD交AB于点D〔6,3〕,交x轴于点C〔12,0〕.〔1〕求直线CD的函数表达式;〔2〕动点P在x轴上从点〔﹣10,0〕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x轴正方向运动,过点P作直线l垂直于x轴,设运动时间为t.①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得∠PDA=∠B?假设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请探索当t为何值时,在直线l上存在...
轴对称1.通过轴对称的引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并熟练掌握性质。2.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促进学生掌握掌握轴对称的概念、性质以及轴对称的应用;3.通过视觉类比法,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化简多重符号,掌握相关典型题的解法。回忆旧知识一、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局部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就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或轴)对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正确口算。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探究口算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3、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最佳方案。重点探究口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及优化。难点在具体的情...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第十一章三角形一、知识结构图边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高中线角平分线三角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二、知识定义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
1.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在计算200×3时,先算2×3=6,再在6的末尾填()个0。A.1B.2C.3D.42.一只青蛙4条腿,20只青蛙()条腿.A.8B.80C.800D.603.一只蜘蛛8条腿,200只蜘蛛()条腿。A.16B.160C.1600D.18004.如图所示,下面计算正确的是()A.4000B.480C.48D.4800第4题图5.估算202×7时,将202看成()进行估算。A.200B.210C.300D.205二、填空题(每...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填一填。(4,5题每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1.一部手机原价为893元,现在降价268元,这部手机的现价为()元。2.甲数是156,乙数比甲数多144,甲、乙两数的和是()。3.请你将下面的统计表补充完整。(单位:份)育才小学光明小学希望小学合计《学习方法报》162256452《作文报》254合计34331311664.里程/千米包头——呼和浩特186包头——乌兰察布321包头——张家口490包头——北京687计算乌兰察布到张家...
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2)教学目标:1、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2、继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细心计算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教学设想师生活动备注一、初步感知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0×3=12×4=23×2=200×3=120×4=230×2=2019×3=1200×4=2300×2=20190×3=12019×4=23000×2=2、引...
1、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4、85页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教学提示:“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节课只是“初步认识几...
第五课时估算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教学提示教材安排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估算的事例。虽然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了用近似数表示万以内的数,并且已经掌握整千、整百、整十的数加减的方法。但是学生毕竟是第一次接触估算,而且解决实际问题选择近似数的思考方法和单纯加、减法估算取近似值的方法有所不同,所以,本课内容对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
一次函数的应用1.某中学组织初一初二学生举行“四城同创〞宣传活动,从学校坐车出发,先上坡到达A地后,宣传8分钟;然后下坡到B地宣传8分钟返回,行程情况如图.假设返回时,上、下坡速度仍保持不变,在A地仍要宣传8分钟,那么他们从B地返回学校用的时间是〔〕A.45.2分钟B.48分钟C.46分钟D.33分钟2.小静准备到甲或乙商场购置一些商品,两商场同种商品的标价相同,而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置满一定数额元后,再购置的...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教学总述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和解决问题。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一是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二是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进位问题、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问题。在进位中,先讲不连续进位的,再讲连续进位的,两种情况都以两位数乘一...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考点复习[来源:ZXXK][来源:学|科|网Z|X|X|K]1/1
等腰三角形【考点总汇】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简写“〞〕。2.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简写为“〞〕。〔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底边上的高和底边上的互相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是图形,底边上的中线〔或底边上的高或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微拨炉: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既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性质,又是等腰三角形的...
轴对称教学设计课题轴对称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能力目标通过逐步引导和探究,由浅入深,提升学生对数的认识。知识目标能够指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能够画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重点知道什么是对称轴、能够指出对称轴的条数、能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难点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学法任务驱动教法讲授法、自主探究1/6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