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学习目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2.能初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并体会如何利用所学的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四边形的问题.3.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其实际应用.4.掌握两个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相等〞.【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集体备课教案课题5.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2、掌握两直线在同一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能根据图象确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重难点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难点:数形结合和数学转化的思想意识;应用方程与函数的联系解决问题.1/71/71/7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内容:探究方程和函数图像的关系1.方程的解有多...
备战中考数学专题练习〔2019全国通用版〕-不等式的性质〔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b<0,那么以下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a-1<b-1B.–a<-bC.a>bD.3a-b>02.以下结论:①4a>3a;②4+a>3+a;③4-a>3-a中,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3.a>b,那么以下不等式成立的是〔〕A.a-c>b-cB.a+c<b+cC.ac>bcD.>4.假设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位置如下图,那么以下不等式成立的是〔〕A.ab>cbB.ac>bcC.a+c>b+cD.a+b>c+b5.a...
2.4.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新知识记1.请用字母表示以下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2.合理使用加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典例精析例1计算以下各式:〔1〕(+8.25)+(-7.5)+2.25〔2〕13+(-25)+(-5)+7〔3〕(-0.5)++(+)+点拨本例各小题均可按照加法法那么顺次运算,从而求解.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各题,不难发现各小题有其构造的特点,如果我们能恰当运用运算律可使运算化繁为简.〔1〕题可...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无答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值:120分)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1.那么x-y=____,x+y=____.2.有甲、乙两数,甲数的3倍与乙数的2倍之和等于47,甲数的5倍比乙数的6倍小1,这两个数分别为____.3.x,y,z满足方程组,那么xyz=____.4.假设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x+y>1,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___.5.如下图的是由假设干盆花组成的形如三角形的图案,每条边(包括...
个性化辅导教案科目数学授课老师学生姓名年级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重点掌握二次函数定义、解析式、图象及其性质难点难点是配方法求顶点坐标,只要坚持配完后看看与原二次函数是否相等即可教学过程〔内容〕:1.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形如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定义域。特别地,时,是二次函数特例。2.能由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取值范围,明确它有三个待定系数a,b,c,,需三个相等关系,才可解。3.二次函数解析式有三种:〔1〕一般式...
?根本平面图形?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下面表示∠ABC的图是¿¿A.B.C.D.2.同一平面内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是¿¿A.可能是0个,1个,2个B.可能是0个,2个,3个C.可能是0个,1个,2个或3个D.可能是1个可3个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B.线段的中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C.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D.AB=BC,那么点B是线段AC的中点4.现在的时间是9点30...
备战中考数学——轴对称练习题〔人教版〕一、选择题1、将△ABC的三个顶点坐标的横坐标都乘以﹣1,纵坐标不变,那么所得图形与原图的关系是〔〕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C.关于原点对称D.将图形向下平移一个单位2、假设一个图形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乘以-1,那么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为〔〕A、关于x轴成轴对称图形B、关于y轴成轴对称图形C、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形D、无法确定3、A〔2,3〕,其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B,B关...
2.10科学记数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拟大的数.2.感受科学记数法的作用,体会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优越性及必要性.知识储藏:1.回忆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算一算:〔1〕表示〔2〕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的关系:___〔3〕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____2.把以下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00=;10000000=__;1000000000=.归纳:1后面有个0,就是10的次幂.3.科学计数法是怎样定义的...
7.2定义与证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定义与命题的概念.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3.了解公理和证明的概念.过程与方法在实例中体会定义、命题的含义,通过举反例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使学生学会从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具体例子中提炼数学概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践的联系;通过举反例的方法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正反两方面的...
第一章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5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sin30°的值为〔〕A.B.C.D.2.如图,Rt△ABC中,∠C=90°,AC=8,BC=15,那么tanA的值为〔〕A.B.C.D.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在Rt△ABC中,∠C=90°,sinA=,AC=6cm,那么BC的长度为〔〕A.6cmB.7cmC.8cmD.9cm4.在Rt△ABC中,∠ACB=90°,BC=1,AB=2,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sinA=B.tanA=C.c...
第一局部教材知识梳理第一章数与式第1讲实数1.(2019,河北)假设实数m,n满足|m-2|+(n-2014)2=0,那么m-1+n0=().【解析】根据题意,知|m-2|=0,(n-2014)2=0,∴m=2,n=2014.∴m-1+n0=+1=.2.(2019,河北)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其表示的数分别是a和b.对于以下结论:甲:b-a<0;乙:a+b>0;丙:|a|<|b|;丁:>0.其中正确的选项是(C)第2题图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解析】观察数轴,得b<0,a>0,|a|<|b...
八年级上册前三章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两直角边的比为3:4,那么较短直角边的长为〔〕A.3B.6C.8D.52.以下各式中,正确的选项是〔〕A.=±4B.±=4C.=-3D.=-43.0<x<1,那么x,-x,√x,x2中最大的数是A、xB、√xC、-xD、x24、在实数√2,0.41,√32,π4,227,0.32¿,0.1010010001中,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5.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①-0.064的立...
初升高数学运算能力专项训练一、根号与绝对值<1>假设yx,为有理数,且42112yxx,那么xy的值为___________。<2>cab0,化简2222cbbaaca。二、简单运算<3><4><5>三:多项式运算<6>因式分解:<7>因式分解:<8>因式分解:<9>化简:<10>当时,求的值<11>,求的值<12>,求的值1/3<13>,求的值<14>,求的值四:解方程<15>配方:<16>配方:<17>一元一次方程:<18>一元二次方程:<19>含根式方程:<20>含...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根底〕稳固练习【稳固练习】一.选择题1.点P、Q、R是平面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定点,点M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假设P、Q、R、M四点恰能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在平面内符合这样条件的点M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以下四组条件:①AB∥CD,AD∥BC;②AB=CD,AD=BC;③AO=CO,BO=DO;④AB∥CD,AD=BC.其中一定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有().A.1...
北师大新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第3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在某校运动会4×400m接力赛中,甲乙两名同学都是第一棒,参赛同学随机从四个赛道中抽取赛道,那么甲乙两名同学恰好抽中相邻赛道的概率为〔〕A.B.C.D.2.有大小、形状、颜色完全相同的3个乒乓球,每个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2,3中的一个,将这3个球放入不透明的袋中搅匀,如果不放回的从中随机连续抽取两个,那么这两个球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
12口算:35+3=24+9=45+30=28+7=87-5=36-8=72-50=93-6=3833753582282287口算:35+3=24+9=45+30=28+7=87-5=36-8=72-50=93-6=323人31人32人39人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23+31=想:23+30=5353+1=54能坐下。54〔人〕答:二〔1〕班、二〔2〕班能坐下。423人31人32人39人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32+39=想:32+30=6262+9=71不能坐下。71〔人〕答:二〔3〕班、二〔4〕班合乘不能坐下。568-54=32-14=14〔人〕18〔人〕60-5...
6.2中位数与众数学习目标:1.认识中位数,认识众数,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2.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和作用3.会根据中位数和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并作出决策一、预习检测:1.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那么称位于位置上的数叫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称中间两个数据的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一组数据中最多的数叫做众数.二、视频助学:知识点一:中位数请.先.思...
AFGCEBODAPCDBD2C2B2A2D1C1B1CBDAA1ANFECDMBADHEMCBOGAODBECQPNMOQPBDECNMAPCGFBQADEAFDECBEDACBFFEPCBAODBFAECPAP经典难题〔一〕1、:如图,O是半圆的圆心,C、E是圆上的两点,CD⊥AB,EF⊥AB,EG⊥CO.求证:CD=GF.〔初二〕1.如下列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即△GHF∽△OGE,可得==,又CO=EO,所以CD=GF得证。2、: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点,∠PAD=∠PDA=150.求证:△PBC是正三角形.〔初二〕3、如图...
备战中考数学专题练习〔2019人教版〕-一次函数的图象〔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点A〔5,y1〕和B〔2,y2〕都在直线y=x﹣上,那么y1与y2的关系是〔〕A.y1≥y2B.y1=y2C.y1<y2D.y1>y22.一次函数y=4x5﹣﹣的图象一定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以下关于正比例函数y=﹣5x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当x=1时,y=5B.它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C.y随x的增大而增大D.它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4.一次函数y=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