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的加减【学习目标】1.能利用分式的根本性质通分.2.会进行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3.会进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要点梳理】要点一、同分母分式的加减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上述法那么可用式子表为:要点诠释:〔1〕“把分子相加减〞是把各分式的分子的整体相加减,即各个分子都应用括号,当分子是单项式时,括号可以省略;当分子是多项式时,特别是分子相减时,括号不能省,不然,容易导致符号上的错误.〔2〕...
第三章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5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如图,刚升的太阳和地平线的位置关系是〔〕A.相离B.相切C.相交D.不确定第1题图2.⊙O的半径为6,点P在⊙O内,那么OP的长可能是〔〕A.5B.6C.7D.83.如图,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弦.假设∠OBC=60°,那么∠BAC的度数是〔〕A.75°B.60°C.45°D.30°第3题图4.如图,AB是⊙O的切线,B为切点,AO与⊙...
OOOOxxxxyyyy12121212A.B.C.D.ABCDMNP个性化辅导教案科目数学授课老师学生姓名年级初三课题分类讨论思想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内容〕:数学讲义例题回忆例1⊙O的半径为13cm,弦AB∥CD,AB=24cm,CD=10cm,那么AB、CD之间的距离为【】A.17cmB.7cmC.12cmD.17cm或7cm例2如图,点P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垂直于AC的直线交菱形ABCD的边于M、N两点.设AC=2,BD=1,AP=x,△AMN的面积为y,那么y关于x的函数图...
第四章一次函数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并了解了函数的三种表达方式:图象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根据图象等信息列出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并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第四节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利用图象、表格等信息,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
?有理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第一节内容,理解负数的意义是认识有理数的根底,有重要的实际应用的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负数,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按一定的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体会负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知道数系开展...
青原区天立实验小学涂志鹰1要求:表达要完整,相同的方法不重复说,6分钟后上台展示。2S=abS=a2S=ahS=ah÷2S=(a+b)h÷2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3二、寻找适宜的条件,求出图形中梯形的面积。〔单位:cm〕3020283246781086108512S梯=(a+b)h÷2=(4+8)×6÷2=36(cm)2S三=ah÷2=30×20÷2=300(cm)2S三=ah÷2=8×6÷2=24(cm)2S平=ah=12×5=60(cm)24已经学过的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abaahahaabhabS=abS=a×aS=ahS=ah÷2S=(a+b)h÷25...
备战中考数学专题练习〔2019人教版〕-二次根式的加减与乘除〔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2.计算(+1)2019×(−1)2019的结果是〔〕A.1B.−1C.+1D.−13.当a<0,b<0时把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a4.a,b,c为互不相同的有理数,满足=〔a+〕〔c+〕,那么符合条件的a,b,c的组数共有〔〕A.0组B.1组C.2组D.4组5.假设3+=5,那么m的值为〔〕A.56B.34C.28D.146.如果a=2+,b=,那么〔〕A.a>bB....
北师大新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3.2用频率估计概率?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120个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每次摸球前先将盒子里的球摇匀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子,通过大量重复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黄球的频率稳定在0.3,那么估计盒子中红球的个数为〔〕A.36B.48C.70D.842.某小组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实验时,统计了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制了如图的折线图...
2.3.1相反数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了解相反数的概念。2.能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并且发现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3.利用互为相反数符号表示方法化简多重符号。(二)过程方法1.利用数轴,直观认识互为相反数的位置特点,理解相反数的代数定义和几何定义的一致性。2.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3.会正确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三〕情...
专题综合检测(二)〔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5分)1.(2019株洲中考)株洲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了了解全市初三学生的视力状况,从全市30000名初三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0人进行视力测试,发现其中视力不良的学生有100人,那么可估计全市30000名初三学生中视力不良的约有()(A)100人(B)500人(C)6000人(D)15000人2.(2019北京中考)小翔在如图1所示的场地上匀速跑步,他从点A出发,沿箭头所示的方向经过B跑到点C,共用时30秒.他的...
备战中考数学专题练习〔2019全国通用版〕-不等式的根本性质〔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假设x>y,那么以下式子错误的选项是()A.x-3>y-3B.3-x>3-yC.x+3>y+2D.>2.假设m>n,以下不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A.m+2>n+2B.2m>2nC.>D.m2>n23.假设a>b,那么以下不等式变形错误的选项是()A.a-1>b-1B.C.3a>2bD.4.当a>b时,以下不等式中正确的选项是〔〕A.2a<2bB.a-3>b-3C.2a+c<2b+cD.-a>-b5.假设t>0,那么a+t与的大小关系是〔〕A.+t>B...
第4题图一次函数(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不是一次函数的是().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B.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底边长C.2x+y=5中的y与xD.菱形的周长P与它的一边长a2.以下函数中:①y=-x;②y=3x;③y=x8;④y=7-2x;⑤y=x2+3其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A.①③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3.下面哪个点不在函数y=-2x+3的图象上〔〕.A.〔-5,13〕B.〔0.5,2〕C.〔3,0〕D.〔1...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以考查知识为主试题【容易题】1.下面是某次篮球联赛积分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后答复以下问题.〔1〕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2〕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并说明理由.2.下表中有两种移动计费方式:请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想〔1〕设一个月内移动主叫tmin〔t是正整数〕,根据上表,列表说明:当t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取值时,按方式一和方式二如何计费?〔2〕观察〔1...
1.2绝对值不等式〔小结〕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掌握一些简单的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2.熟练准确的应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定理解决相关问题。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证明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根本思路;2.解含绝对值不等式的根本思想是去掉绝对值符号,将其等价转化为一元一次〔二次〕不等式〔组〕。难点:含绝对值不等式与其它内容的综合问题及求解过程中,集合间的交、并等各种运算学法指导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含...
备战中考数学——有理数练习题〔人教版〕一、填空题1、-的绝对值是.2、计算:。3、点A表示—3,从点A出发,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那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4、在-2,-15,9,0,这五个有理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5、如果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负倒数,那么3的负倒数是。6、.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10的所有整数的和是.7、〕对于两个非零实数x,y,定义一种新的运算:x*y=+.假设1*〔﹣1〕=2,那么〔﹣2〕*2的值是....
第一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七年级数学〔上〕教学设计课型新授主备:刘飞修改:课题: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根本的几何体。2、经过比拟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重点:认识一些根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教学难点: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一、课前预习:1、认真看课本p2-3面的内容;2在书上完成所有的提问;3完成...
651432A.B.C.D.A.B.C.D.15D243AECB第7题第12题第17题初一数学单元试卷?图形的初步认识?班级____姓名座号_________成绩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以下图中所示的几何体的正视图是〔〕2、如下图,右边四个平面图形中,不是左边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A〕〔B〕〔C〕〔D〕3、以下图形中,不是多边形的是〔〕4、.如图,以下图形从正面看是三角形的是〔〕〔A〕〔B〕〔C〕〔D〕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两点...
第一章、测量1一、长度单位根底知识过关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
八年级数学人教新课标版下学期期中复习模拟题〔答题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1.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5,那么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中点所得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A.5.5B.5C.4.5D.4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来源:学*科*网Z*X*X*K]A.S平行四边形ABCD=4S△AOBB.AC=BDC.AC⊥BDD.平行四边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3.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和点C′重合,假设AB=2,那么C′D的...
参赛课?轴对称与坐标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轴对称与标变化?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表达了数形转换的思想,隶属“图形与几何〞领域。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图形及坐标其根本性质,欣赏、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此根底上,利用轴对称,探索图形对称点坐标的性质。这一节主要介绍轴对称与坐标变化的相关概念、轴对称与坐标变化的根本特征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