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40932.98 KB24页
2024-04-04033.68 KB22页
一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的生活逐渐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B.开始大量使用陶器C.开始学会用火D.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族居【解析】选A。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获得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因此生活逐渐稳定,故选A;使用陶器是定居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B;旧石器时代人类已... 2024-04-040349 KB12页
2024-04-040382 KB12页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解析】选A。东汉末年到西晋时期战争频繁,政局动荡不安,造成人口大量减少。2.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 2024-04-040308 KB12页
2024-04-040396.5 KB16页
2024-04-040307 KB12页
六辽宋夏金元的政权及统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021绍兴模拟)《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赵匡胤即位之初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问道于赵普。赵普对曰:“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其中与“稍夺其权”相关的举措是()A.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B.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C.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D.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解... 2024-04-040382 KB12页
2024-04-040334.5 KB12页
2024-04-040342 KB13页
九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着棉袄,吃着玉米棒子,用曲辕犁耕地,他生活的朝代最早可能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解析】选C。曲辕犁是唐朝发明的,明朝引进了玉米,元代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三者同时出现的最早朝代应是明朝,故C正确。2.(2021台州模拟)《耕织图》为清朝皇帝命画家绘制,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的农业生产。该作品反映出清代()A.长江下游成为重要... 2024-04-040326.5 KB13页
2024-04-040316 KB13页
三十一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王孙满对曰:“在德不在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中原”之典。该典故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挑战B.周王室偏居一隅,特权不再C.大国兼并小国得到王室认可D.诸侯国势力增强,对抗中央【解析】选A。根据材料“楚王问鼎大小轻重”结合所学可知,鼎是权力的... 2024-04-040309 KB15页
三十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州部,各州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巡行郡县,为“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其时,刺史的主要职能是()A.监察郡县吏治B.镇压诸侯谋反C.参与中央决策D.管理州县事务【解析】选A。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刺史巡行郡县”“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吏治,这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A正... 2024-04-040303.5 KB14页
2024-04-040388 KB14页
2024-04-040435 KB13页
2024-04-040354.5 KB15页
三十八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夏商时期,青铜兵器脆硬易折,不便锻打炼造;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以其特有的锋芒,坚韧的躯体而很快取代青铜兵器。这一变化表明()A.古代冶金技术进步B.官营武器工业出现C.铁器得到广泛应用D.青铜器具不如铁器【解析】选A。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器的材质在不断变化,武器的锋利和坚硬程度在不断提升,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冶金技术的进步,故A正确;... 2024-04-040487 KB13页
2024-04-040418.5 KB13页
2024-04-040312 KB16页